他特別感謝新北市府團隊的大力支持,讓這次活動得以順利舉行。此外,他也感謝所有來到新北市的訓練家們,並提到這是自 2019 年的「Pokémon GO Safari Zone in New Taipei City」以來,再度於這座城市舉辦如此盛大的《Pokemon GO》活動,未來也期許帶來更多精彩的體驗,讓更多訓練家能夠一起享受冒險。
她也強調,這次 Pokémon GO Tour 的場地規模比 2019 年更大,因此鼓勵玩家帶著孵蛋器,一邊漫步新北市,一邊孵出合眾地區的寶可夢。此外,玩家還可以在新北大都會公園尋找超大型皮卡丘與四季棲息地的特色寶可夢,體驗前所未有的冒險樂趣。
Elaine(許世婉)
新北市市長侯友宜在致詞時表示,這場 Pokémon GO Tour 不只是一次遊戲體驗,更是全球玩家交流與認識新北市的絕佳機會,非常歡迎世界各地的《Pokemon GO》訓練家來到新北。他回憶起 2019 年《Pokemon GO》Safari 活動的熱鬧景象,並強調這次活動不僅規模擴大,還規劃了從桃園機場到三重站的完整動線,讓玩家能夠輕鬆前往活動現場。此外,新北市政府特別推出 10 條官方推薦觀光路線,結合歷史文化、美食與現代化城市景觀,讓訓練家在抓寶之餘,也能深度體驗新北市的魅力。
新北市長侯友宜以及所有與會來賓合影
「Pokémon GO Tour:合眾地區-New Taipei City」包含什麼內容?
這場全球規模的 Pokémon GO 活動不僅帶來多種稀有寶可夢與限時活動,更讓玩家能搶先體驗合體酋雷姆的特殊玩法。活動為付費門票制,未購票者仍可進場遊玩,但將無法享受完整體驗。
「Pokémon GO Tour:合眾地區-New Taipei City」分為「公園體驗」與「城市體驗」兩大類,公園體驗將於新北大都會公園進行,而城市體驗則遍布整個新北市,購票玩家須依照門票日期進場。
《Pokemon GO》自 2016 年推出以來,便在全球掀起一股風潮,臺灣更是這款遊戲的重要市場之一。隨著 2025 年 Pokémon GO Tour 在新北市盛大舉行,Niantic 團隊也特別來臺與玩家及媒體見面,分享《Pokemon GO》的發展現況、未來規劃,以及遊戲的創新方向。
《Pokemon GO》團隊負責人、資深副總裁 Ed Wu 坦言:「臺灣一直是《Pokemon GO》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從 2019 年到現在,我們能夠再次回到這裡舉辦 Go Tour,意義非凡。臺灣的玩家展現出極大的熱情,這也讓我們持續關注這個市場的發展。」
亞太區行銷總監 Elaine 也補充:「我們的願景一直與臺灣市場緊密相連,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 2019 年後,時隔六年再次回到臺灣舉辦這樣的大型活動。過去幾年,我們陸續在臺灣推出了許多不一樣的內容,例如新北市的 Pokémon GO Tour、臺南的 City Safari,甚至去年還參加了大巨蛋棒球賽的活動,讓皮卡丘真正進入球場,這是一個很棒的合作案!」
Niantic 團隊透露,《Pokemon GO》一直在尋找新玩法,讓遊戲保持新鮮感。Ed 特別提到:「去年我們推出了『極巨化』和『超極巨化』功能,讓戰鬥玩法變得更加豐富。此外,我們也翻新了 Pokémon 圖鑑的 UI,讓玩家在捕獲 Pokémon 時能夠更有成就感。」
有媒體詢問,為什麼《Pokemon GO》能夠長久保持高人氣,而 Niantic 其他的 AR 遊戲則未能達到相同的熱度?
Ed 認為《Pokemon GO》之所以成功,有幾個核心關鍵:「首先,它將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完美結合,例如補給站(PokéStop)與道館(Gym)都與現實世界的地點掛勾,這讓玩家能夠透過遊戲探索周遭環境。此外,Pokemon(寶可夢)」本身是全球數一數二受歡迎的 IP,遊戲的設計也讓玩家能夠真正體驗成為寶可夢訓練家的感覺。最後,這款遊戲擁有一個強大且熱情的社群,玩家之間會互相鼓勵、互相幫助,這讓《Pokemon GO》成為一款不斷成長、充滿活力的遊戲。」
在媒體提問關於 「為什麼沒有考慮一鍵收送禮物功能?」以及「是否會永久擴大禮物上限?」 的問題時,Ed 回應:「這些功能確實都在我們的考量範圍內,我們並不反對這些想法。但對我們而言,一旦要推出這類功能,我們希望能夠做到真正符合 Pokémon GO 的核心精神,並且能夠讓遊戲體驗更加完整,而不只是單純的效率提升。」
Ed 分析了其中的來龍去脈:「Pokémon GO 的送禮系統,最初設計的目標不只是提供物品交換,更是希望透過禮物來強化玩家之間的社交連結。當時我們還沒有『明信片』這個概念,單純只是讓玩家能夠傳送補給站取得的道具。然而,我們思考後認為,如果只是機械化地傳送物品,將無法真正體現 Pokémon GO 鼓勵玩家探索世界、建立連結的精神。因此,我們決定將『禮物』與『明信片』結合,讓玩家在開啟禮物時,能夠看到對方來自哪個地點,藉此產生更深層的互動與情感交流。」
關於 「一鍵收送禮物」 的需求,他也表示:「我們知道有些玩家會希望這個過程更加順暢,特別是當朋友數量增加時,逐一點擊禮物可能會感到麻煩。我們確實在思考如何在保留社交體驗的同時,改善這個流程。但我們不希望 Pokémon GO 的交流變成單純的機械式操作,而是希望玩家能夠真正感受到來自不同地點、不同朋友的禮物的意義。因此,我們在規劃這類功能時,會更加謹慎,以確保遊戲體驗不會因為過度簡化而失去原有的魅力。」
Ed 坦承:「我們曾在特殊活動期間,針對禮物上限做出暫時性的提升,確實收到許多正面回饋。但我們始終在評估如何取得遊戲與社群互動之間的平衡」。他補充,就像 Pokémon 存放空間的擴充一樣,團隊會根據玩家的需求、遊戲環境的變化,來決定是否提供更長期的禮物存放解決方案:「目前,我們仍持續觀察玩家的行為數據與回饋,確保未來的調整能夠真正改善遊戲體驗,而不會影響 Pokémon GO 的核心設計。」
Ed 進一步解釋:「我們知道玩家對於服裝的設計感有許多期待,因此未來我們會持續增加更符合現代潮流的服裝選項,讓玩家能夠更自由地展現自己在《Pokemon GO》裡的獨特風格。」
會場內為各隊伍準備了休息區
春夏秋冬的季節概念與在地文化結合
針對 Pokémon GO Tour 的設計理念,Ed 透露:「我們的目標是將 Pokémon GO Tour 打造成類似好萊塢電影首映的概念,讓玩家可以在特定地點親身體驗最完整的活動,之後再推廣到全球。我們投入 12 到 15 個月的時間來策劃這些活動,包括確保現場的後勤支援、電信訊號穩定、結合當地特色等。」
Elaine 在訪談中特別強調:「相較於 2022 年高雄的 Pokémon GO Tour,這次的新北場規模更大,並且我們在遊戲體驗設計上做了許多進化與調整,讓玩家能夠更沉浸在遊戲與現實融合的氛圍中。」
她解釋道:「2022 年的活動受到了 COVID-19 疫情的影響,因此當時的設計更偏向鼓勵玩家分散遊玩,以確保活動的安全性。但這次我們得以更大膽地將 Pokémon GO 與現實世界的城市環境結合,並引入新的玩法機制,例如 City Routes(城市路線),讓玩家可以沿著特定的遊戲路線探索新北市。我們思考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讓 Pokémon GO 的玩法更加融入當地城市環境,使玩家能夠透過遊戲真正體驗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Elaine 進一步分享:「這次 Pokémon GO Tour 的一個重大特色,是許多故事內容與 NPC 互動將會發生在捷運站內,這是根據原作合眾地區的世界觀來進行設計的。原作中的合眾地區擁有現代都市風格,而我們在新北市這個場地內,也希望藉由現代化的捷運系統來強化這種沉浸感。」
除了城市環境的應用外,Elaine 也提及了 Pokémon GO Tour 在臺灣場次的文化特色:「這次的活動設計還包含了四季主題的概念,與 Pokémon 原作中的不同生態系統相呼應,但我們特別做了一些在地化的調整。例如,這場活動剛好發生在農曆新年後不久,因此我們在活動的視覺設計、彩蛋與獎勵中,都大量使用了紅色元素,來符合亞洲地區的過年氛圍。」
她接著補充:「此外,在秋季主題的設計上,我們特別參考了臺灣的中秋節文化,將『月亮』這個概念融入遊戲內容,讓玩家在這段時間內可以感受到更貼近臺灣文化的氛圍。我們相信,這些細節雖然看似微小,但卻能夠大幅提升玩家的沉浸感,讓 Pokémon GO Tour 不僅僅是一場遊戲活動,更是一場與當地文化深度融合的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