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一個以動畫、漫畫與遊戲為研究對象的學術社群「臺灣 ACG 研究學會」(下稱學會)正式在 5/22 於臺灣漫畫基地成立。
ACG(Animation、Comics、Game,即動畫、漫畫與遊戲)是臺灣人常見的娛樂媒介,也是許多新世代研究者選擇研究的主題。為促進國內ACG研究內涵與深度,並針對ACG作品有更紮實的研究評論與解析,本會依據《人民團體法》正式立案成立非營利公益性社會團體。
本次活動由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蘇碩斌擔任大會主持人,並邀請到了五位國內外重量級貴賓,分別為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日本語言與文化科教授Jaqueline Berndt、日本京都產業大學教授山中千惠、日本漫畫學會理事雜賀忠宏、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張隆志、文化內容策進院(下稱文策院)副院長盧俊偉,為學會成立致詞。
另外還有3位貴賓蒞臨現場祝賀學會的成立,分別為文化部人文司司長陳瑩芳、元臺灣協會會長、元臺北市日本工商會總幹事山本幸男、設計了Q版唐鳳的「不用客氣」動畫設計公司的負責人竹山溫雄。
Jaqueline Berndt教授認為學會的成立,對於學術領域對ACG的定義、及在國際間尋找社群研究夥伴是極具潛力的,然而「ACG」一詞並非國際通用,若要尋求大眾媒介能夠更廣泛、深入去做研究,則必須去思考「漫畫、動畫和電玩各自是如何以特殊媒介文化的形式去運作,以及它們在既定的研究領域下可以如何相互連結。
山中千惠教授提到近年來動畫、漫畫、遊戲在相互影響的狀態下,在全世界流通並被人們消費。而漫畫作品更不只作為被閱讀的存在,還有了動畫化、遊戲化,甚至是運用在地方觀光資源等領域中活躍。許多粉絲也因此會跨海「追星」,可看出橫跨文化、媒體的現象漸趨日常化。聚焦現今的ACG產業,山中千惠指出漫畫除了作為「商品」的經濟功能,或是作為的推銷國家形象的品牌之外,漫畫應該擁有更多元的價值,我們必須注意到漫畫是公民們共有的「公共財」,在這個基礎上對相關的資料加以整理、分析、保存,並進行學術分析。她相信漫畫的價值在學會充足的準備下,能被更廣泛的激發出來,而她作為共同在東亞ACG文化圈研究的學者,非常期待學會在未來的發展。
雜賀忠宏理事則透過分享自身經驗,點出研究ACG這個領域的困難之處。他在以前要提交大學畢業論文時,曾因為指導老師及周圍學者並非專門,因此感到非常不安、迷惘。但在加入「日本漫畫學會」後,他遇到許多研究ACG領域的前輩,在與他們交流後,自己的視野也因此變得寬廣起來。雜賀忠宏認為在臺灣一定也有像他一樣的年輕學子正在迷惘,他期許學會的成立能為這些迷途羔羊指引道路,讓臺日學者在未來國際學術交流上充實內容、互相切磋。
張隆志簡單陳述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在這兩年來,以各式各樣主題與國內外合作的展覽、活動、論壇等,其中最大的主題就是「庶民」,而ACG正是最能展現出「庶民精神」的一環。另外,他也提及目前正在籌備中的國家漫畫博物館,人員都由新一代熱血的成員組成,在未來希望能透過與學術社群有更緊密的交流及合作,將產業、社群等資源連結起來,將國家漫畫博物館成功籌備起來。
盧俊偉也以 CCC 及之前到韓國交流的經驗,連結山中千惠的觀點,對於過去的人來說「產值」可能是一切,但對現在或未來的人來說不一定。因此,盧俊偉認為「CCC創作集」是一個具有「未來產值潛力」的作品,文策院將會繼續支持 CCC。他同時也點出,臺灣在過去的ACG產值其實是高達700多億的,但卻不是由臺灣的內容所驅動出來的,整個產業也會因此受限。對於剛起步的臺灣ACG產業來說,他認為學會的成立將會成為突破現況的一大助力。
本會宗旨為:致力推動臺灣ACG研究、培育相關研究人才;以學術研究能量,協助臺灣ACG產業與內容,並提出政府發展政策建言;同時連結國際ACG研究社群,拓展臺灣ACG文化視野。
本會發起會員包括全國各學術單位漫畫、動畫與遊戲相關研究之知名學者、出版、文創界人士、國內相關博物館人員、智慧財產權研究學者以及民間ACG研究相關社群成員等。冀望以學術與文化研究為取向,豐厚並推廣臺灣ACG學術研究,並與國際學術社群建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