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A 是任天堂繼大獲成功的 Game Boy、Game Boy Color 之後,再接再厲推出的掌上型主機後繼機種。採用與前幾代不同的橫向握持設計,配備全新 ARM 32 位元處理器架構,提供大幅強化的 2D 圖形處理能力。搭配色彩更鮮豔、反應時間更短的 240 x 160 反射式 TFT 彩色液晶螢幕,實現不亞於家用主機的畫質。
GBA 亦維持了與 GB、GBC 遊戲軟體的相容性,既有的遊戲卡匣可以直接沿用遊玩。
後續任天堂於 2003 年 2 月推出改採折疊式設計、體積大幅縮小、內建鋰離子充電電池與前光照明的改版機種「Game Boy Advance SP(GBA SP)」,再次掀起一波銷售熱潮。之後於 2005 年 5 月在北美率先推出改採背光液晶螢幕的新款 GBA SP,大幅改善原本反射式液晶螢幕易受照明影響、對比不夠鮮明的問題。
在新型掌上型主機 Nintendo DS 推出之後,任天堂於 2005 年 9 月又推出了活用 GBA 資產的試驗型機種「Game Boy micro」,以極度小巧的尺寸與可更換面板等設計企圖開創出新產品訴求。不過因為與自家能向下相容 GBA 遊戲的 NDS 相互競爭,性能與價格上沒有優勢,且過小的螢幕不易觀看,並未獲得市場青睞。
1/9
GBm 原本打算以潮流 3C 產品的形象行銷,搭配可自行替換的個性化面板,不過並未獲得市場青睞
GBA 全系列機種全球累計銷售共 8151 萬臺,遊戲軟體全球累計銷售 3 億 7742 萬套,與 GB 一樣無敵於當時的掌上型主機市場。2004 年 11 月交棒給 NDS,替縱橫 12 年的 Game Boy 家族畫下完美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