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常在看電視動畫或者日劇的時候,會習慣將片頭曲跳過還是聽完他呢?但不管你是將他聽完還是選擇跳過他,應該都有注意到一件事情,就是近代的動畫作品,片頭曲跟片尾曲的長度,都是以一分半(89 秒)這長度作為標準,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去思考過其背後原因嗎?而主題曲完整版以及電視版除了長度外,是否又有發現其編曲差異呢?本篇文章將來跟大家聊聊關於動畫片頭片尾曲的 89 秒規則,以及作曲家們在製作短版音樂時所著重的點、以及近年動畫歌曲的趨勢變化。
片頭片尾曲的 89 秒規則
在近代多數作品上,由於節目長度的限制,因此將片頭及片尾曲控制在 89 秒左右已經可以說是動畫業界的習慣了。雖然說過去的動畫主題曲長度變化較多,以《
秀逗魔導士 》主題曲為例,長度從 90 到 100 秒左右都有,但近年來動畫可以發現逐漸都往 89 秒靠攏。
這主要是因為電視動畫都是以半小時為一檔期、也就是 30 分鐘為一集長度。因此動畫在分配時間時,所需要算進去的部分有:1. 廣告長度(※ 1)2. 警語(※ 2)3. 贊助商標示,因此最後動畫、預告,以及片頭片尾曲長度加總起來約為 24 分鐘上下。撇除掉需要塞進更多劇情,因此將片頭片尾曲省略的狀況。通常一部動畫都會預留 10% 的時間給片頭片尾曲發揮,也就是各給 90 秒的空間。也因為動畫主題曲通常代表著整體故事世界觀的體現,因此適當的長度將會有利於凝聚作品的力量。
為什麼是 89 秒,而不是 90 秒整數?這過程中消失的 1 秒其實就是拿來當作轉場空白的部分,通常在歌曲開始或結束前後,製作組會各預留 0.5 秒的空白用在廣告或警語轉場當作緩衝秒數,讓整部動畫呈現上不會過於緊湊,也可以帶給觀眾喘息以及準備的空間。
如果一首歌完整段落下不足 90 秒該怎麼辦呢?我們拿 2007 年所推出的經典動畫《
幸運☆星 》來說,這部作品的主題曲「拿去吧!水手服(もってけ!セーラーふく)」可以說是十分經典的一首歌對吧!負責作曲的 神前曉曾在 Twitter 上發表言論提及 星野源的《
哆啦A夢 》主題曲只有 69 秒,以動畫歌來說長度十分稀有,而且從前奏、尾奏、副歌的密度感也十分具有現代曲的氛圍。
但隨著話題一轉,他提起了過去自己所製作的「拿去吧!水手服」這首歌,其實在前奏加上主、副歌,以及尾奏後長度僅僅只有 84 秒,相較於約定俗成的 89 秒還差了 5 秒的空白需要填補。但如果為了填補這 5 秒而延長音樂本身,歌曲聽感則會變得過於冗長,因此他最後採取了再開頭加入 5 秒的臺詞(さあ始まるザマスよ?)這種做法。
「拿去吧!水手服」TV Size
不過,雖然說近代動畫主題曲多半有遵循這 89 秒規則,但就像前面所說的《
哆啦A夢 》在內,其實還是有些許例外存在。拿長青動畫《
航海王 》舉例,《
航海王 》動畫的主題曲從 110 秒、120 秒,到 150 秒的長度都有。所以除了動畫本身的長度需要考量外,播出檔期、配合曲目風格可能都會成為主題曲長度的變因。
※ 1. 以日本電視動畫為例,通常會在主題曲後、段落 A 後、段落 B 後、預告及片尾字卡後各插入廣告片段,一則廣告是以 15 秒為基準製作(15、30、60 秒之類)
※ 2. 日本深夜動畫通常會有請將房間燈打開欣賞作品的警語
電視版與完整版的差異
如同前文所述,由於現在許多片頭跟片尾曲的長度被侷限在 89 秒的關係,所以通常作曲家都會重新編曲或者將間奏轉為尾奏收尾。不過由於編輯不是專攻音樂的關係,這邊就僅針對歌曲的特性簡單說明,不對樂理的部分展開詳細分析。
一般來說,電視版片頭曲通常會縮減成「前奏、主歌、副歌、尾奏」或者是「副歌、前奏、主歌、副歌、尾奏」,尾奏的部分不見得會與完整版相同,有時候是將間奏收尾變成電視版長度的尾奏。副歌的部分有些會直接使用完整版的首段副歌,有些則是切入完整版最後一段副歌接尾奏的形式。以 LiSA 所演唱的《刀劍神域》主題曲「Crossing Field」來說,電視版的歌詞到「I'll give you everything I have」這邊之後就開始收尾了,而完整版則是到「have」之後進入間奏接下一段主歌。
LiSA - Crossing Field Music Clip (TV Size)
同樣由 LiSA 演唱的歌曲「紅蓮華」,在動畫中使用的電視版長度則是將使用最後一段的副歌做為收尾,因此副歌最後一句「運命を照らして」KEY 是往上,而官方頻道所釋出的影片由於是使用完整版剪輯,所以第一段副歌結束後 KEY 則是往下。
除了上述這種標準的將開頭的主副歌搭配尾奏收尾的方式外,以及將歌曲最後一段副歌加進結合進電視版主題曲的作法外,《
動物朋友 》的主題曲「ようこそジャパリパークへ」則是採用了較為與眾不同的編排法。
「ようこそジャパリパークへ」開頭是以副歌作為開場,緊接著前奏、主歌、副歌、間奏、主歌,然後進入最後「ララララ ララララ Oh, Welcome to the ジャパリパーク!」的副歌,最後用尾奏收尾。也就是整首歌在 89 秒的時間內,塞進了三次副歌跟兩次主歌,間奏的部分則是有著各式臺詞跟吼聲讓整首歌節奏緊湊,造就了十分洗腦的旋律。
ようこそジャパリパークへ 的毒性讓許多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這首歌的編排法,不僅讓許多觀眾記憶猶新,連歌手 平井堅都曾經發言表示:「由於整首歌都像副歌一樣,一聽就愛上了」,星野源也曾表示說曾經一天聽了 60 次「ようこそジャパリパークへ」。同樣作為作曲家的神前曉提及這首歌時也曾表示,歌曲整體調性就像是一首沒有斷過的副歌一樣。
而拿上一季動畫來說,《
別對映像研出手! 》的主題曲完整版與電視動畫短版的差異則是在於電視版採用了將前奏縮短,在副歌結束後快速將音樂切斷的方式,也因為「Easy Breezy」這首歌唱法是以 RAP 的方式詮釋歌曲的關係,所以在音樂上比較具有變化性。
歌手種類的差異
以目前動畫主題曲來說,目前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模式。
第一種是由聲優負責演唱主題曲,並且使用「聲優本名」進行演唱。這就是以聲優個人的腔調為歌曲進行詮釋,展現聲優個人特質的演唱法。不過,由於近年來聲優作為歌手出道的比例有逐漸增加的趨勢,而不少聲優的唱腔也的確非常適合以歌手的身分一展長才。因此每年都可以看到一些作品,雖然該聲優沒有參與演出,但仍以歌手的身分為動畫獻唱歌曲的狀況。
但不管是哪一類型的詮釋法,近年來還有個很流行的作法就是組成團體演唱主題曲。不論是聲優團體也好、劇中角色團體也好,藉由作品以及聲優兩者互相拉抬。如果是新人聲優搭配人氣作品的狀況,就可以藉由作品順勢拉抬一波聲優人氣。反之,如果是人氣聲優搭配原創作品的狀況,則是可以藉由聲優擴展作品知名度。當然也有新人聲優搭配小眾作品的操作想要同時拓展兩邊人氣的做法。
第三種是由動畫歌手為遊戲及動畫演唱主題曲,像是 May'n、LiSA、藍井艾露、JAM Project......之類,不勝枚舉。這類型歌手就如同分類所述,專攻動畫或遊戲主題曲,有著優異的唱功、搭配上符合動畫及遊戲族群的曲風以及填詞,藉由歌曲為作品呈現專屬的世界觀。
而像是《
輝夜姬想讓人告白~天才們的戀愛頭腦戰~ 》第一以及第二季皆邀請到 鈴木雅之獻唱主題曲,也可以說是種很有趣的做法。鈴木雅之是從 80 年代持續活躍至今的歌手,雖然曲風與流行樂的關係較遠,但如果經歷過 80、90 年代日本偶像劇風潮的人聽到輝夜姬的主題曲應該都會有種「啊!這就是那年代的偶像劇」的感覺,這也是自日本發跡的「CITY POP(城市流行)」曲風。包含具中背景音樂在內,將現代動畫搭配 90 年代偶像劇曲風,將觀眾拉回偶像劇黃金年代,不僅讓人耳目一新,也讓從未接觸過作品的觀眾直接留下深刻的印象。
DADDY ! DADDY ! DO ! feat. 鈴木愛理
談到這邊,你們覺得每季動畫各類型的歌手數量分別會是多少呢?如果以直覺聯想,應該會是聲優與動畫歌手比例最高對吧?編輯這邊對 2019 年開播的動畫簡單做了統計(扣除持續播出的長青動畫如《
哆啦A夢 》或者是《
航海王 》等,以下統計為編輯主觀統計,並非絕對數字,僅提供大概比例參考),2019 年整年下來以角色名義的主題曲大約在 45 部上下,動畫歌手所演唱的歌曲同樣是在 45 部上下,聲優歌手的部分則是在 25 部左右,而流行歌曲則是在 50 部上下。所以其實從比例上來看,流行歌曲其實並沒有特別弱勢。
歌曲與動畫相輔相成,激發出最大的化學效應
一部動畫要成功,除了要有成功的劇本與導演、穩定的作畫、電波符合的製作小組、聲優對於角色的詮釋外,歌曲以及配樂也是缺一不可,每個部分都是相輔相成才有辦法成就一部作品的成功。以主題曲來說,當音樂家收到工作要為動畫量身打造主題曲時,他們也需要去思考如何將歌曲在 89 秒的時間內呈現給觀眾,這 89 秒雖不長、但也不短。如果塞入過多東西會讓人覺得資訊量過大,塞的東西過少歌曲又會稍嫌空泛。
田中公平也曾就創作主題曲表示,電視版長度的主題曲,必須要同時具備聽一次就讓衝擊聽覺、具備中毒性(讓人一聽上癮),同時有著出乎意料的展開幾點。但在創作時又得顧慮到,如果將歌曲想呈現給聽眾的內容在電視版長度就呈現的差不多情況下,屆時單曲發售可能會無法順利刺激銷量。因此完整版的歌曲勢必也得保留些許驚喜給予聽眾。將這些事情全納入考量,就是他們作曲家的工作。對田中公平而言,他初稿的樂譜上充滿著各式節奏、秒數、小節數的計算。某種程度而言,與其說是樂譜,更像是計算的過程。
除了這些精密的計算外,不管是作詞或作曲家,在創作前也會去了解作品本身的故事及世界觀。如果作品本身有原作,就藉由原作了解故事。如果是原創的作品,就藉由劇本了解故事的世界觀。細細品嘗琢磨後,嘗試在歌曲中詮釋故事。也因此當一部作品開播時,有些已經看過原作的觀眾會覺得歌詞中充滿著各式對於作品的劇透(劇情洩漏)或者是世界觀的呈現。也有些觀眾在看完作品後回去重新聆聽主題曲後會發現,其實歌曲在描述的正是主角的心境變化之類。
此外,在動畫的每個環節上都有著群眾相互吸引的效應在。這邊同樣拿近期十分熱門的作品《
鬼滅之刃 》舉例,《
鬼滅之刃 》原作本身具有基礎的人氣存在,動畫製作公司 ufotable 所負責的動畫以優秀的完成度以及品質著稱,聲優的花江夏樹、下野紘、松岡禎丞等人皆為一時之選,而負責主題曲以及片尾曲的 LiSA 同樣為人氣相當高的歌手。當每個要素就定位之後,讓《
鬼滅之刃 》一躍成為 2019 年最熱門的作品,連帶讓原作銷量爆增。
LiSA 詮釋歌曲的能力一直以來都是有目共睹,搭配上優異的作曲,並且由他親自填詞。在與動畫的化學效應誕生後,主題曲「紅蓮華」因此大鳴大放。除了被日本唱片協會認證為「三白金」等級的單曲外,也成為 LiSA 至今以來最暢銷的單曲作品,並且在年底的紅白歌唱戰登臺演唱。這首歌的歌詞也是 LiSA 在讀完原作之後,藉由自己對作品的理解表達出主角於劇中的信念。
可能有些人原本就是《
鬼滅之刃 》的讀者,但他對聲優以及歌手並不熟悉。也有些人喜愛聲優,但他對原作以及歌手只有粗淺的認識。又或者是有些人喜愛 LiSA 數年,他負責主唱的動畫每部都會定時收看。在這些族群的交互作用下,就能為一部作品激發更大的火花,也能在更多人之間傳遞作品的能量。
在動畫開播後,開始有許多人翻唱主題曲,也開始有許多人開始討論起作品。不論他們是藉由何種形式認識這部作品、聽到這首主題曲、喜歡上這個聲優。但在化學效應精彩的發揮作用下,只要配合得當,都能讓作品各項要素間的優點放大,對於既有的粉絲來說,他們會對於有更多人知曉其中的美好而感到喜悅。對於新進的粉絲來說,也不會因為錯過好作品而感到惋惜。
結語
週週享受被輝夜姬穿心的感覺也是不錯
不管是完整版抑或是電視版長度的歌曲,上面都充滿著作詞以及作曲家的心血,以及歌手盡力去揣摩歌曲心境的過程。不過近期由於網路動畫平臺的興起,對於觀眾來說,除了有了更多收看管道,也意味者他們可以隨時拉動時間條,選擇性觀看作品重要的段落。因此也有些人會選擇跳過片頭以及片尾曲的部分,以尋求在更短的時間內看完作品,節省時間。
看過《白箱 SHIROBAKO》的讀者,應該多少都會對裡面動畫製作的過程產生共鳴
但以個人而非編輯的立場來說,覺得這樣做其實有些可惜。當音樂家們試著藉由歌曲,將作品的美好以及背後試圖傳達的理念帶給觀眾時,我們卻連片頭加上片尾一共 3 分鐘左右的時間都不肯給予,而是選擇性的跳過。就如同上一段所提,當所有要素都集結了,才會是一部完整的作品,缺一不可,因此跳過了歌曲,是否也意味者作品不再完整?或許這麼說是有點言重了,在庸庸碌碌的現代生活中,人們對於生活也逐漸失去了情趣,轉變為社會的齒輪。但如果有機會,不妨多給予自己喜愛的作品機會,在正片開始前細心聆聽歌曲,想想自己喜愛動畫的那份初衷吧。